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现任领导


实验室主任:

潘思轶(1964-),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食品科学与工程组)成员;柑橘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岗位科学家,湖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研究领域为植物性农产品高品质加工利用的技术理论和膳食健康机理。在果蔬深加工技术理论研究和蛋白质工程技术理论研究等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9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5件,主编教材1部,发表研究论文151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2篇。

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1972-),男,博士、二级岗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长期从事胶体物性与营养学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要在食品碳水化合物、食品胶体营养学、食品组分组装行为及机制、营养素稳态化及递送等领域开展了持续的研究。主持承担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863”重点项目子课题、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湖北省重点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农业公益性项目、三峡移民科技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纵向课题30余项,以及横向课题10余项。申请专利24项,19项获得授权,其中17项成功转化,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主持和参与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入选第四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是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霍英东基金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 主要的学术及社会兼职:《Bioactive Carbohydrates and Dietary Fibre》、《食品科学》、《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等杂志编委,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指委委员,环境食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负责人,湖北省大宗农产品加工产业技术创新基地主任,湖北省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魔芋协会副会长,湖北省魔芋产业产业链首席科学家。

实验室副主任:

陈福生(1965-),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以来围绕食品中有益微生物应用、有害微生物控制 及其分子生物学基础开展研究,已经形成了食品安全、传统发酵食品与食品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等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在食品安全方向,根据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和特点,将现代免疫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引入食品安全检测中;在传统发酵食品方向,围绕固态发酵食醋与红曲等我国传统、特色的发酵食品开展研究;在食品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方向,系统开展了红曲菌(Monascus spp.)基因组、次生代谢产物基因簇与代谢途径及其分子调控机理等研究。主持参与了包括86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等项目在内科研项目几十项。 兼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毒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酿造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酿造》杂志编委等。政协武汉市第十一届、十二届委员。曾任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

实验室副主任:

陈翊平(1983-),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交叉研究院独立研究员,入选省部级人才计划,湖北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武汉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委员。致力于构建快速、简单、适合于现场分析的生物传感分析方法、配套设备及其在食品安全、临床诊断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1)纳米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临床诊断等领域的应用研究;(2)微流控芯片在食品安全、临床诊断和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3) 食品加工过程中有害物质的消除、控制和有益成分的保留和增强研究。主要研究成果:(1)提出磁颗粒浓度介导的磁传感理论,实现了免疫磁分离和磁传感的有机结合,解决了“不够准”的问题;(2)基于顺畅离子价态与磁信号的相关性,首次提出价态可控的磁免疫传感理论,提高了方法稳定性;(3)率先提出基于小孔电阻颗粒计数的数字化免疫分析理论,建立信号一步转化传感体系,实现了多种目标物的同时检测。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高质量SCI论文50篇,影响因子>20的有论文1篇,影响因子>10的论文8篇,影响因子>5的SCI一区论文4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1项科技部食品安全重点专项,1项武汉市项目和2项人才项目,累计研究经费达到1000万。发明专利授权10项,其中7项实现了350万元的成果转化。